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决议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8 03:19:45   浏览:935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决议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决议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0年7月28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靳军所作的《关于全省检察机关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近几年来,全省各级检察机关认真履行职责,依法查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
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严格管理,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民民主权利和人身权利,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保障我省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我省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中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少数领导认识不足、有的办案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与当前依法
治国的进程,与人民群众反腐败的呼声,与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全省各级检察机关要切实改进工作,进一步加大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力度。
会议强调,全省各级检察机关要提高对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认识,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采取得力措施,建立和完善办案责任制,对渎职侵权犯罪的查处要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要突出重点,集中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玩忽职守、
滥用职权犯罪案件;司法人员徇私枉法、枉法裁判和刑讯逼供、非法拘禁等犯罪案件;行政执法人员的渎职犯罪案件,特别是负有管理市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经济安全职责的行政执法部门发生的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犯罪案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
权利的犯罪案件。检察机关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克服困难,排除阻力,认真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做到不枉不纵。要加强渎职侵权检察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确保办案质量。
会议指出,全省各级国家机关应当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开展渎职侵权犯罪的系统预防和个案预防。检察机关与有关部门要建立和健全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线索移送制度,完善案件线索信息网络,疏通案源渠道。任何单位对发生在本单位的渎职侵权犯罪,应主动移送检察机关,对瞒案
不报、拒不移交、或者阻挠检察机关查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工作的,要依法追究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会议要求,全社会都应当充分认识依法惩治渎职侵权犯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鼓励公民和组织积极同渎职侵权犯罪行为作斗争。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学法、守法,恪尽职守,依法行政,严格
依法办事,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各级人民政府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对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查处工作,保证必需的办案经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要切实加强对渎职侵权犯罪案件依法查处工作的监督,支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保障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
利进行。



2000年8月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交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补充规定

交通部


交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补充规定
1992年10月12日,交通部

为了适应科技奖励工作发展的需要,自一九九三年起,交通部科技进步奖增发个人荣誉证书。特作如下规定:
一、申报项目主要完成人和主要完成单位的限额为: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名): 15 9 5
主要完成单位(个): 10 7 5
交通部分别授予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集体
荣誉奖状、个人荣誉证书及奖金。
二、交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三等:
奖励等级 荣 誉 奖 奖 金
一等奖 奖状及证书 10000元
二等奖 奖状及证书 5000元
三等奖 奖状及证书 3000元
三、凡申报部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必须经过实践检验或被使用部门采纳,在鉴定后五年之内均可申报交通部科技进步奖。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
|姓 名 | |名 次| |
|----------|--------------------------|--------|--------|
|工作单位 | |性 别| |
|----------|--------------------------|--------|--------|
|所学专业 | |出生年月| |
|----------|--------------------------|--------|--------|
|参加本项目| | | |
| | |电 话| |
|起止时间 | | | |
|----------|--------------------------|--------|--------|
|参加本项目| | | |
| | |文化程度| |
|起止时间 | | | |
|----------|--------------------------|--------|--------|
|职 称 | |职 务| |
|----------------------------------------------------------|
|对本项目做出的创造性贡献内容: |
| |
|----------------------------------------------------------|
|项目负责人签名: |本人签名: |
|--------------------------------|------------------------|
|单位盖章: |填报日期: |
--------------------------------------------------------------


关于规范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


关于规范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的通知
1997年3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分局;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为保证国际收支统计工作的全面、准确、及时性,现将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国际收支间接申报工作的数据录入、传送、上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从1997年开始,要严格按照《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的要求,正常开展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的工作,并按要求报送数据,不得再搞突击录入,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及时性。
二、及时完成外汇管理局系统的国际收支统计监测计算机系统的升级工作,升级后,应从支局开始,重新进行汇总,并从支局开始向上逐级重新上报汇总数据,以保证系统的一致性和汇总数据的完整性。
三、要按照《关于下发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数据核对制度的通知》((97)汇国函字第032号文)的要求,完成数据的核对,以及核对表的报送工作。
四、各发生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业务的金融机构必须根据《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等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关于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的内部操作办法,报同级或当地外汇管理局备案后严格执行。
各级外汇管理局应立即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所有发生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业务的金融机构,并督促其按本通知的规定认真执行。
以上请遵照执行。